湛江博物馆坐落在寸金桥公园内,是一座苏式三层高大的建筑物,占地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100平方米,是广东省市级最大的博物馆。这里收藏的文物上万件。石器、陶瓷、铜鼓、东汉独木舟、唐代昆仑女头像、抗法斗争文物应有尽有,其中不乏国家一级文物。除文物外,馆里还经常举办名家书画摄影展览,是艺术家展示才华,市民欣赏艺术的场所。目前,湛江市保安服务公司驻市博物馆保安队共有保安员33人,其中男保安员17人,女保安员16人,主要负责东通道、安检门、西门、西通道、专题展区、服务区、办公区、序厅门口、展 厅1至4展区和5至8展区的安保工作,除西门门岗是全天24小时执勤外, 其余各个岗位主要按照单位上下班时间执勤。
记者来到博物馆时已经接近傍晚,博物馆专门为队员们准备了3桌丰盛的晚餐,除了在岗执勤的队员外,所有队员在一起吃年夜饭。餐桌上鸡、 鸭、鱼、肉、虾都有,最让大家感到年味十足的则是香喷喷的饺子,博物馆为了照顾不同口味的队员,包了荤素两种饺子。
吃过年夜饭的队员开始陆续为晚上的执勤做准备工作,别看今天是家家团圆的日子,街面上人烟稀少,看上去应该比平时轻松不少,其实此时让保安队更加“紧张”,原因是“烟花”。马经理告诉记者,博物馆是湛江市重点防火单位,尤其是到了春节,防火问题更是这里的头等大事。
博物馆院内草木众多,而位置又处于宛平城里,周围是居民区,一到除夕夜12点,家家齐放烟花炮竹,场面壮观,同时也给博物馆的消防工作带来极大的隐患。由于博物馆内有大量重要的文献资料,那些未燃尽的烟花掉落到院中的草坪或是树枝上,一旦引起火灾,后果不堪设想。
“为了确保春节期间博物馆的消防安全,保安队在前几天专门进行了一次消防演练。”马经理告诉记者,并将队员们分为灭火组、救护组、警戒组、疏散围观群众组,每个组的人员责任明确,分工到位。马经理告诉记者,有一年八月十五,宛平城内许多居民在广场上放孔明灯,以寄托美好的祝愿。不料一支未燃尽的孔明灯正好落到纪念馆院内的树枝上,接到报警后,保安队立即组织队员用长杆子将孔明灯取 下,及时避免了火灾的发生。
除了应急方案的准备外,保安队对所有消防器材进行了全面检查。在博物馆的后身是一段城墙,为了消除隐患,保安队专门组织部分队员将城墙上的枯草清理干净。
为确保节日消防安全,保安队将30多名保安员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两个小时一轮换,不间断地在博物馆内巡逻,以便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再过一会儿保安员李晓姗就要上岗了,她被安排在晚上10点到12点执勤。上岗前她给家里打了个电话。
今年21岁的李晓姗平日里和女队友们一起负责博物馆的安检工作。 博物馆大门口的一侧有一个安检通道,游人要从这里通过进入展馆。“工 作中经常会遇到一些人不理解我们的 工作,甚至是无理地刁难。”李哓姗说。 面对这些,有些女队员往往会被气哭,为了安慰这些队员,保安队里特意设了一个委屈奖。
马经理告诉记者,每逢春节,除了队员自己给家里打电话报平安外,保安队也要组织队员用班队长的手机给家里打电话拜年,争取家人对工作的理解。保安队还会以公司的名义给每名保安员家里寄去一封慰问信,同时也要队员给自己的父母写一封问候信。
晚上9点多,记者同保安队的队员一起围着博物馆巡逻。
除了博物馆外零星的炮竹声,此时的博物馆显得格外冷清,巡逻的都是女队员,平日里这些女队员不负责夜间巡逻任务,但在除夕夜,所有在岗 的队员都要被安排巡逻。为了照顾女队员,她们被安排在了凌晨以前。一个岗一共有3名队员巡逻,大家穿上厚厚的保安服,小跑似地巡逻只为可以让身体热起来,以抵御寒冷的天气。
队员们告诉记者,巡逻时主要注意检查大门有没有锁好,哪些窗户没有关,或是有破损的情况,每一处细节她们都要一一检查,丝毫不敢大意。 “如果发现有火花落在院内,都要及时扑灭!”女队员们边说边小跑着,记者不得不快步跟上。
除了在外巡逻的保安员,在纪念馆内的机房内,还有一名保安队员和一名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专门负责监控工作。队员告诉记者,博物馆里的监控设施相当先进,由于过于灵敏,有时因为大风,报警器也会响,常常让队员 们虚惊一场。
博物馆的大致格局是四角见方,博物馆位于正中央,记者见到队员在四个把角的地方都放上了多台灭火器,在路的中央也同样放上了灭火器,用于连接消防栓的井盖也全部都被打开,随时可以进入工作状态。偌大的博物馆院内,3名保安员不间断地巡逻,数十台消防器材有序的摆放在路边。
另外,博物馆内还有几处不显眼的地方,如锅炉房、博物馆一侧的办公房,队员们巡逻到这里,需要借助手电筒辅助照明。巡逻队员告诉记者,纪念馆占地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近2万平方米,展览面积6000平方米,如 果每一处都仔细巡逻到,大概要近一个小时的时间。
当记者随同3名队员巡逻到纪念馆门口的传达室时,似乎看到一个人影在里面晃动。“那是队员小李。”一旁巡逻的队员告诉记者。“为什么不 开灯,多黑呀!”记者发现虽然小李在传达室里,但是屋子里却是黑乎乎的, 突然进来几乎什么也看不见,过了几秒钟眼睛才渐渐适应。见到记者进来,小李不慌不忙地把灯打开并告诉记者:“如果里面开灯,外面的情况根本就看不清楚,反倒是外面可以把屋里 看得一清二楚,反之,我在屋里可以清 楚地看到外面的情况,有问题可以随时通知队长。”“没有灯光,不觉得闷吗?”记者问道。小李说这是他的工作, 工作时间长了也就适应了,而且他觉得自己比起外面巡逻的队员要舒服多 了,至少屋里有暖气。
时间接近晚上11点,那些正在备勤和刚刚巡逻回来的队员们都聚集到了保安队的小会议室,这里有一个圆形的大桌子,能够坐下十几人,桌子上摆满了队里买来的瓜子、花生、糖果等。 10多名保安队员有说有笑,正看着春晚,碰到自己喜欢的歌手,队员们也会跟着唱几句。队员小红告诉记者,最想听的就是王菲的歌,不过到了王菲唱歌的时候正是她执勤的时间。
队员张国栋被安排的巡逻时间是半夜,5年的保安生涯让他在这里算得上是一个老保安了,张国栋家在山东日 照市,他已经有3年没有回家过春节了。
平日里张国栋主要负责博物馆1 至4展区的巡逻任务,张国栋告诉记者,之所以能在保安队工作这么长时间,除了队领导对大家照顾外,能见世面是更重要的原因。博物馆每年都会有大大小小的纪念活动,有些活动是 国家级的,出席活动的除了国家领导人外,还有世界各国的政要,这些活动 让他可以近距离感受到普通人难以接触的场面。除了见世面,在这里的工 作还让他更加懂得如何与人交流,在展区内遇到找不到方向的游客,他也会主动当起向导。
在和队员们的聊天中,记者听到不少的好人好事。不久前有一个家住房山的老人独自一人来博物馆参观, 那天正好在下雨,60多岁的老人下台阶时不慎摔倒,保安队员见状立即赶了过来,当时老人已经动弹不得。保安队随即派出4名队员和博物馆工作人员一同将老人送到附近的医院,队员帮助老人挂号并及时联系到了其家人,结果医院诊断为骨折。家人赶到后,万分感谢队员们的帮助。
在距离零点还有一刻钟的时候, 宛平城内的炮竹声渐渐增多起来,声音的分贝不断上升,漆黑的夜晚开始被烟火照亮。此时,保安队崔队长正 用对讲机向正在宿舍和小会议室备勤的队员喊话,要求他们提前出来巡逻, 不过此时他的喊话声早已经被炮竹声 盖过,对方根本听不见,他也根本听不清对方在讲什么,听到的只有不断响 起的炮竹声。没办法,他只得自己跑 回宿舍,组织大家开始最为关键时刻 的执勤,记者也跟随着队员们一起执勤。
很快博物馆的四周布满了保安员,大家认真地注意着每一处可能引起火灾的地方。随着零点钟声的敲响, 整个宛平城灯火通明,每一个队员的脸都清晰可见。随着时间的推移,炮竹声渐渐弱了下来,但是崔队长和队员们却没有放松,他们生怕有一点儿火星落在草丛中,队员们依旧在认真地排查着每 一处易燃的角落,此时夜里的低气温已经把记者手中相机的电池冻得没电了。 时间渐渐接近凌晨2点钟,宛平城内四周的烟火渐渐淡去,而队员们巡逻的身影依旧在博物馆院内忙碌。崔队长告诉记者,今天只是一个开始,对于春节的特别执勤要持续到正月十五,那时他们才能安心。为了能让队员在正月里的第一天有个好心情,保安队早已经备下了饺子。让明天一早醒来的队员和刚刚巡逻回来的队员,都可以吃上一碗热腾腾的饺子。